在这个国庆档,虽然观众期待已久,但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引发足够的热议和票房高潮,尤其是《刺杀小说家2》未能达到预期,令人感到遗憾。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已经上映七天,但其排片占比仅降至14.1%,甚至低于《731》约2个百分点。尽管票房已突破2.6亿元,平台预计最终票房能达到4.31亿元,但考虑到其高昂的制作成本,这个成绩仍显得力不从心。
如果按《731》那样的画面质量,《刺杀小说家2》能够达到4.3亿的票房或许就能盈亏平衡。然而,考虑到影片的演员片酬和特效投资都相对较高,即便最终票房达到4.3亿,片方分账也只有1.6亿,距离回本仍有不小的差距。毕竟,《刺杀小说家2》的制作预算和定位,应该至少是与《流浪地球》相提并论。
实际上,路阳和郭帆这两位导演近年来的合作非常密切,堪称行业中的“战友”。两人不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路阳也参与了《流浪地球》的出品,而郭帆则投资了《刺杀小说家2》。更有趣的是,他们还共同使用了同一位特效总监,并让后期制作由墨镜天合公司完成。此外,他们与管虎导演一起拍摄了电影《金刚川》。
随着特效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内电影的产业发展得到了显著推动。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国内的特效制作水准逐步超越了依赖外国公司来完成的局面。尤其是《刺杀小说家2》,在视觉特效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赤发鬼的头发设计、隐身、石化等特效展现了国内特效行业的突破。与好莱坞的大片相比,我们的作品不仅在创意和美学上更具特色,而且在技术上也毫不逊色。
然而,尽管特效制作可圈可点,电影的评价却并不如人意。在豆瓣上,《刺杀小说家2》的评分已降至6.2分,且一星差评的比例高达8.1%,超过了《神奇4侠:初露锋芒》的6.9分。这让人不禁思考,许多低评分观众的逻辑何在?
从成本上看,《刺杀小说家2》的制作费用估算在2.5亿左右,而其回本的最低票房要求至少在7亿元。如果最终票房只能达到4.3亿,片方的亏损将远远超过预期。相比之下,第一部的成功为第二部的拍摄提供了资金保障,但如今“小说家宇宙”的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近年来大规模投资的大片屡屡遭遇票房滑铁卢。从2014年开始,随着郑保瑞执导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面世,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开启了产业化的道路。彼时,特效水平相对落后,许多特效工作依赖国外公司完成。而为了推动国产大制作的崛起,电影局曾派遣了五位导演——路阳、宁浩、肖央、陈思诚和郭帆——赴好莱坞学习,希望他们能带回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这些导演的成绩不容忽视,回国后,他们纷纷交上了合格的答卷,陈思诚有了《唐人街探案》系列,郭帆则创造了《流浪地球》系列的奇迹,宁浩推出了《疯狂的外星人》,路阳则执导了《刺杀小说家》。然而,十年过去,如今这五位导演的境遇却各有不同。路阳能否继续拍摄《刺杀小说家3》仍然是个未知数,宁浩的《红毯先生》折戟之后,他开始拍摄较为轻松的作品《爆款好人》,陈思诚也在经历了《解密》的失败后,选择了质量缩水但仍能赚钱的《唐探1900》。肖央近期的电影票房也不尽如人意,他的导演生涯恐怕要暂时搁置。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国产大片的未来充满挑战,但仍有一些希望。除了《流浪地球3》,国内的大片创作似乎已经陷入了瓶颈。郭帆无疑是目前唯一仍在坚持的大导演之一,他依然在为国产电影的未来而努力。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国产电影的发展仍然值得期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导演们的不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作品涌现,推动整个行业的向前发展。希望这些有梦想、有担当的电影人能够不忘初心,继续为观众带来精彩的作品,也期待我们在电影的世界里看到更多的突破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