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骑士与公牛的第二场季前赛中,比分最终定格在112-119,曼特宁球场内一片寂静。米切尔贡献22分,莫布利贡献21分,亨特则得到20分,骑士的“三巨头”联手砍下63分,然而这些得分却无法换来胜利。
关键时刻的决定者竟是年薪仅190万美元的日本后卫河村勇辉,他在最后时刻4罚3中,为这场貌似实力悬殊的交锋画上了句号。这已经是骑士在一周内第二次败给上赛季仅排名东部第九的公牛。若说首场比赛以117-118的微弱差距告终还可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这场全员出阵的溃败彻底揭露了东部豪门的虚弱。
比赛中暴露出残酷的现实。骑士全队共出现17次失误,替补席无人能够突出,除了“三巨头”外再无其他球员得分超过两位数。高薪球星们在场上奔波却乏善可陈,而公牛则依靠6人得分上双的整体火力做出回应。
当米切尔在场时,骑士攻势仍有支撑,但他休息片刻后,球队立即陷入停滞。相反,公牛即使主力下场,替补球员如河村勇辉、杰文卡特等仍能延续战术体系。这种对比让人想起菲尔·杰克逊对团队篮球的定义:“五名球员必须全心投入,否则整个体系崩溃。”
新引援朗佐·鲍尔两场比赛只得到3分,而转投公牛的奥科罗却焕发全新活力。这筆交易看起来像是公牛管理层的精准打击。更为致命的是,骑士首发五人总共拿下1.95亿美元的巨额合同,离奢侈税线仅剩600万美元空间,彻底限制了加强实力的可能性。
与骑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牛主帅多诺万的战术思路,他没有依赖单一球星,而是让每个球员都成为进攻发起者。吉迪轻松得到14分7篮板6助攻,布泽利斯、科林斯等角色球员各司其职,全队传导球展现流畅配合。
河村勇辉身高仅1米72,在短短7分钟的出场时间里贡献了3分5篮板3助攻1抢断。数据或许平淡,然而关键时刻稳定的罚球表现,展示了他作为专业球员的心理素质。相比之下,骑士的高薪球星却在比赛末段频频失误。
骑士似乎陷入了怪圈:越依赖个人单打,团队合作就渐行渐远;越倚重明星效应,阵容结构就更为失衡。这让人想起杰克逊接手公牛时候的情景,球队过度依赖乔丹的“1+4”战术,直至引进三角进攻体系才实现蜕变。
当前骑士的首发阵容总计薪资高达1.95亿美元,却在季前赛中面临艰难困境。而公牛用实际表现证明,篮球永远是五个人的团队运动。正如科比·布莱恩特在上赛季领队逆转国王时所强调的:“我们从不言败,这场胜利证明了团队的信念。”
当河村勇辉站上罚球线时,球场显得鸦雀无声。这位年薪不到200万美元的临时球员,面对众多明星自如出手。两罚全中后,比分牌上的数字见证了又一场冷门的出现。骑士的“三巨头”束手无策地目睹一群蓝领工人庆祝胜利。或许这正是现代篮球最吸引人之处,个人光芒再耀眼,也抵不过一支迷失方向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