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马,长着一身非常显眼的条纹,跟穿了件花衣裳似的。“斑马”的条纹到底是黑底白纹还是白底黑纹?它的条纹有什么用呢?
科学家们折腾了百八十年,才整明白斑马那身条纹,压根儿不是随便涂鸦,它能救命、能散热、还能赶苍蝇。
说起斑马的条纹,头一个事儿就是颜色问题,大伙儿可能以为斑马是白底黑纹,毕竟远看白花花一片。可真相呢?科学证据铁板钉钉:斑马是黑底白纹!
这事儿得从胚胎说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就通过解剖和胚胎研究整明白了。斑马妈妈的肚子里,小斑马发育时,皮肤底色先长成黑的,然后才冒出白条纹。
因为黑色素细胞在胚胎期就定下了基调,白条纹是色素缺失的区域。拿显微镜一瞅,斑马皮肤底下全是黑毛囊,白道道那儿毛囊少色素。
2016年《自然》杂志登了篇论文,用基因测序证得斑马的黑色基因占主导,白纹是突变出来的。想想吧,非洲草原上几百万年进化,斑马祖先是纯黑的马科动物,后来为了适应环境,才整出这黑白配。
要是白底黑纹,那得多费劲啊,白底得从头长,黑纹还得额外涂色,大自然可没那闲工夫!
条纹颜色整明白了,可它到底有啥用?科学家们琢磨出好几招,头一个就是保命。非洲那地界儿,狮子、鬣狗贼拉多,斑马没犄角没利爪,咋活下来?条纹就派上用场了。
2014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肯尼亚做实验,发现狮子捕猎时,看斑马就像看花眼似的——条纹能破坏轮廓,让捕食者分不清头尾方向。
简单说斑马一跑起来,黑白条纹晃啊晃,狮子眼晕,扑腾几次就泄气了。数据说话:野外观察显示,狮子成功逮斑马的几率比逮纯色动物低三成。
这招儿叫“运动伪装”,不是啥魔法,纯是光学戏法。你想想,草原上光影交错,条纹一混,斑马就跟背景融为一体了。老话讲叫“障眼法”,非常实用。
不光防天敌,条纹还能调节温度。非洲大太阳毒得很,地表温度飙到50度不稀奇。斑马咋不中暑?2015年,匈牙利科学家在《皇家学会学报》发了个研究,条纹能制造小气流。
黑毛吸热,白毛反光,一冷一热形成微型风,帮斑马散热。实验测过,带条纹的斑马模型比纯色模型表面温度低5度。这可不是瞎猜,有热成像图作证。斑马站着不动时,条纹就像天然空调扇,省得它呼哧带喘。
条纹还能赶虫子,非洲采采蝇和蚊子贼烦人,传播疾病要命。2019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团队发现:苍蝇不爱落条纹上。条纹图案干扰了昆虫的视觉定位,苍蝇一靠近就蒙圈。
在坦桑尼亚的实地测试,条纹模型比纯色模型少招八成苍蝇。斑马这身“花衣裳”,简直是大自然送的驱虫剂!
社交功能也不能落下,斑马群居,百八十匹凑一块儿,咋认出自个儿亲戚?条纹就是身份证。每匹斑马的条纹独一无二,像指纹似的。
2020年,南非动物行为学家在克鲁格国家公园追踪,发现小斑马生下来就靠条纹认妈,黑白色差大,老远就能瞅清。
群体移动时,条纹还帮它们保持队形,避免踩踏。这招儿在迁徙季特管用,成千上万的斑马过河,条纹一摆,队伍整齐划一。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