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相当复杂,除了像进攻科列涅沃这样的正规战斗外,还伴随着大量的特种作战。俄乌两军都派出了不少特种部队,甚至连车臣阿赫迈特特种部队都取得了一些战绩,伏击了乌军后勤车队,当然,乌军取得的战绩更多。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前发言人前弗拉迪斯拉夫·谢列兹尼奥夫表示,精确情报指引下的“海马斯”火箭炮是乌军在库尔斯克取得快速进展的主要原因,“将俄军大量武器、弹药和人员化为灰烬”,不断有俄军救援车队被“海马斯”火箭炮攻击,如果美国政府解除ATACMS战术弹道导弹的限制,乌军会在库尔斯克获得更多战果。
乌军特种部队则成为乌克兰获得更多“外汇储备”的主力,当地目击者称乌克兰特种部队化装成俄军,开着缴获的俄军装备以增援姿态进入俄军据点,随后戴上乌军臂章,将所有俄军俘虏。
乌克兰安全局(SBU)透露,该局下属的阿尔法特种部队在攻入库尔斯克初期,仅靠24人和4辆防地雷反伏击车,就成功拿下了俄军一个连级据点,该据点设施齐全,连澡堂和地下通讯中心都有,俘虏了包括车臣阿赫迈特特种部队在内的102名俄军。这么多俄军被24名乌克兰特种部队士兵俘虏,据称是他们的指挥官早就逃跑了,群龙无首之下,连同督战队车臣士兵在内,大家都明智地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行动中被俘虏的俄军主要来自“近卫辛菲罗波尔奥尔忠尼启则第488摩托化步兵团”,而该团则隶属“荣膺红旗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叶利尼亚第144摩托化步兵师”。按照惯例,每个被俘的俄军都要录视频,宣布自己的名字等身份信息,这次行动中被俘的车臣士兵直接要求莫斯科用在马里乌波尔被俘的乌克兰战俘交换自己。
NEXTA报道称,自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后,在库尔斯克被俘的俄军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在库尔斯克被俘的俄军跟前线的合同兵不同,主要是义务兵,给克里姆林宫带来了很大压力。
或许是这个缘故,《金融时报》报道称,俄罗斯和乌克兰已开始就库尔斯克被俘人员交换展开谈判,俄乌双方很可能会进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俘交换”。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份表示,俄罗斯方面拥有约6500名乌克兰战俘,乌克兰方面则有超过1300名俄罗斯战俘。俄罗斯政府此前曾威胁暂停换俘,但乌克兰最高拉达人权事务专员德米特罗·鲁比涅茨与俄罗斯人权事务专员塔蒂亚娜·莫斯卡尔科娃交谈后,确认双方将继续换俘。
德米特罗·鲁比涅茨透露,俄乌双方换俘,最优先是重伤员,其次是妇女,最后才是其他人,“俄罗斯战俘的权利受到保护,乌克兰随时准备根据《日内瓦公约》继续进行交换进程”。
乌克兰军情总局(GUR)军情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中将也透露了相关信息,有五类人员将被优先交换,分别是重伤员和重病人、女性、长期被俘人员、在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被俘的乌克兰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
成功完成牵制任务后,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命令下,坚守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乌克兰人放下武器投降,人数达几千人,其中不少是平民,我们从当时的视频中甚至可以看到躲在亚速钢铁厂地下的乌克兰人里还有儿童。乌克兰人一直没有忘记被关押的马里乌波尔保卫者们,但很可惜,面对俄罗斯政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很不给力,甚至无力保证被俄罗斯政府关押的乌克兰战俘获得《日内瓦公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