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像鮰鱼等鱼类动物有着洄游这样的习性之外,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动物与之有着非常类似的迁徙习惯,黄羊便是其中之一。每一年都会有大批的黄羊“偷渡”到中国,而今年黄羊的数量更是较往年多了不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之所以说是“偷渡”,其实是每年11月底开始到12月初的这段时间里,会有大批黄羊从蒙古国成群结队地跨过边境线向我国西北地区迁徙。
所谓“偷渡”,并不是说他们的跨国行动是暗中进行的,黄羊迁徙过程不光得到了中蒙两国的默许,而且相关工作人员还会在迁徙过程中对黄羊物种进行观察、记录等工作。
黄羊为什么会每年都有这样的迁徙呢?这背后最主要的还是气候的影响。每当气候转凉天气变冷草木凋零,蒙古国内便难以提供可供黄羊食用的牧草。
大批的黄羊就会跟随着牧草生长情况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进行从北向南的迁徙。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到的“偷渡”。
我国最早发现黄羊标本的 地点是内蒙古包头地区。事实上,黄羊一般在草原及沙丘地带活动。在我国青海、内蒙等西北地区曾经有过大量分布。只是随着近代以来的捕杀和草原生态的退化,黄羊数量大幅减少。
2016年黄羊便因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减少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动物名录之中。而我国更是在2021年将其列入了一级保护动物,并且加强对非法围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对栖息地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克拉玛依北麓与托里县接壤的地带,目前正是黄羊、盘羊、野兔等野生动物的一个极佳的栖息地。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对非法捕猎的打击,让黄羊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回升。
也正是因为这样,此前一段时间里通过观察迁徙的黄羊群也可以发现规模较往年多了不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才能够更加长期主义地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基石。
因为黄羊肉质鲜美,栖息在新疆荒漠地区的大量黄羊被捕杀。此地本是野生黄羊的天堂,却渐渐让黄羊逐渐濒危。
而对黄羊的保护成效,也正是国家保护动物的理念与技术不断进步,也不断深入人心的结果。
但是在蒙古国,对黄羊的保护却并不尽如人意。偷猎与对黄羊的买卖依然猖獗,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国成为了黄羊能够逃离灭绝命运的最后一块净土。现在每逢冬季进行迁徙的黄羊群已经成为了内蒙草原上不能够忽视的一道奇观。
黄羊群的迁徙过程背后也正是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一环。野生动物顺应自然规律的活动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也更加能够以符合自然的方式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