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敌人越是强大,咱们就越要冷静!冲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一群“新兵”正在班长的带领下,在“战壕”里冲锋陷阵。
近日,重庆市铜梁区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100名师生走进这里接受培训,感受国防教育的独特魅力。
当天,学员们依次体验了手榴弹投掷、自行榴弹炮、火箭筒及高射炮等军事武器的操作,真切感受到了军事装备的强大威力和军人的艰辛训练。同时,走进川井国防小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等,重温历史记忆。晚上,通过红歌拉练,共同抒发爱国情怀。
重庆市的学员董旻柯一直是个“军事迷”,这次能来这里训练,让他十分兴奋:“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军事实训活动,以前只能从电视上看到,这次能亲身体验,非常开心。这次活动增强了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我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近年来,乌拉特中旗依托学校毗邻当地部队、边境线等国防资源区位优势,把爱党爱国之志凝聚在“国防+思政课”上,大力开发“国防+思政课”资源,着力构建国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明确国防教育目标,增加国防教育投入,充分挖掘国防教育中的思政元素,投资7000余万元在川井苏木建设国防教育实训基地,总面积13.8万平方米,集国防教育、校外实践、团体拓展、思政教育等服务为一体,配套有教学综合用楼、多功能服务中心、活动操场、餐厅等完备的基础设施,设有军事拓展训练区、军事装备户外体验区、军事野战实战模拟体验区、室内打靶训练体验区、国防教育主题广场等功能区。通过先进的模拟作战设备,高度还原真实战场环境。学员不仅可以与坦克、火箭炮、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装备“亲密接触”,还能体验室内模拟射击和真人CS战场,让人仿若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
为让国防教育走“新”又走心,乌拉特中旗探索国防教育“军训+”模式,建立“融合式”机构拓展教育队伍,采取“订单式”教学拓展训练内容,打造“研学游”线路丰富方法手段。全面摸排驻旗部队官兵、院校退役大学生士兵、复转军人英模,按照“海选-精选-培训-上岗”的培育生成链条,组建国防教育人才库,200多名各类英才成为“客座教授”;不断完善联合共建共育体系,与自治区党校、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家院校共建,推出230多节研学课程,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课堂之大”。乌拉特中旗立足肥沃的“大思政课”土壤,不断延伸国防教育研学服务触角,将红色地标建设为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场,与长城遗址、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牧羊海兵团文化展馆、骑兵营旧址、海流图镇国防教育基地、甘其毛都口岸向北开放区等6处红色景点串点成线,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红色旅游大格局,结合乌拉特草原风蚀山地景观、走西口民俗、阴山自驾探险,形成浑然一体、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国防旅游精品线路,用红色文化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北疆国防文旅”特色。目前,已打造形成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川井国防小镇—甘其毛都镇—石哈河镇—牧羊海兵团文化展馆等3—5天的研学线路,将思政教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让思政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把思政课搬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推动思政课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让思政课更有料。
“3天的研学内容很丰富,既让我学到理论知识,又通过实地参观、专家交流、模拟演练、体能训练等,开拓了视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帮助,收获满满,来得很值!”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刘兆雄说。
前不久,西南民族大学的22名师生走进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开启为期5天的国防教育研学之旅。师生们在实训基地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在塞外塔拉感受草原的雄浑壮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与全国十大护边员杨东谈心交流,行程十分丰富。
乌拉特中旗国防教育实训基地自今年4月15日开营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北京、山东、重庆、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市等地的学员团队100批次,累计人数达11084人次。(梁震英 米德格玛 德力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