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资讯 2024-04-26 09:52:31

原标题: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通过对智慧城市概念及模式的剖析,北京梳理出了智慧城市工程逻辑的基本共识、核心关键和潜在应用,进而从政府、民生、企业等多个视角探讨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到2025年,北京将基本建成统筹规范的城市感知体系,整体数据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域场景应用智慧化水平大幅跃升,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未来的北京城将更“懂”市民,城市也将变得更“聪明”,老百姓和企业办事更方便,城市的感知能力更强,治理将更加有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7个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超大城市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带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超大城市治理,不仅要应对人口过多、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世界性难题,也越来越多地面临因新产品、新设施、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而带来的非传统风险。这些新生事物在给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新挑战。相较于传统风险,有的超大城市在因应这些新风险时还面临“想不到、认不清、管不好”等短板弱项,这已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回避的新考验。

在一些超大城市,自动驾驶或智能网联地面交通工具、无人机乃至飞行汽车等新产品越来越受青睐或开始走进消费领域,但由此带来的“技术性失控”风险也不容忽视。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光伏发电、氢能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加速建设,这些装置设施大都分布在城市人员密集区域或地下空间,需高度关注其安全问题。同时,随着城市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精神文化“新消费”日益旺盛、科学技术迭代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日新月异——从VR体验馆到极限运动体验、室内冰雪运动,乃至水上冲浪、空中滑翔……各种新业态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暗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运用数字技术高效提升城市风险预警和防控水平、全过程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创新治理体系,就成为科学、精准、系统化解超大城市新风险的治理新路径,成为推动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多年来,北京这座超大城市以首善标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从“七通一平”共性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到“京办”接入近300个系统,“京智”接入数十个决策专题;从“一网通办”上线数百个新增服务事项,落地数十项国家“跨省通办”事项,到“一网慧治”推动应急指挥调度、安全生产等领域决策专题应用建设;从聚焦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发布数十项智慧城市场景创新需求,到推进回天地区和城市副中心数字化社区建设……通过对智慧城市概念及模式的剖析,北京梳理出了智慧城市工程逻辑的基本共识、核心关键和潜在应用,进而从政府、民生、企业等多个视角探讨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到2025年,北京将基本建成统筹规范的城市感知体系,整体数据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域场景应用智慧化水平大幅跃升,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也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城市新形态。更加准确把握超大城市运行、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不断开创首都城市工作的新局面,北京正处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引领,北京将向着智慧之城的目标迅跑。未来的北京城将更“懂”市民,城市也将变得更“聪明”,老百姓和企业办事更方便,城市的感知能力更强,治理将更加有效。(北京青年报)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