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世界气象组织警告:气候变化影响正重创亚洲

资讯 2024-04-28 17:53:07

原标题:极端天气频发,世界气象组织警告:气候变化影响正重创亚洲

4月27日,广州市出现了局地冰雹和龙卷风,普降中到强雷雨、局部大暴雨。官方当日深夜通报:强龙卷造成5人死亡,33人受伤,141家厂房受损。

2024年4月28日,广州白云区陈洞村,多个厂房屋顶被龙卷风掀翻。视觉中国 图

过去一周多以来,中国广东省10多座城市连续遭遇暴雨、大风、冰雹等多种极端天气事件,逾10万人因为洪水疏散转移。早前3月底,江西南昌也由于强对流天气致4死10余伤。

在亚洲其他国家,近期各种极端天气事件也频频发生。4月17日,位于沙漠地带的迪拜突降暴雨,一天的降雨量相当于当地平均一年半的雨量。这场75年来最严重的暴雨导致迪拜国际机场关闭三日。在南亚,正在举行大选的印度,上周多地最高温度超过45℃;孟加拉国、泰国、老挝、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许多地区最高温度也已经超过40℃。

这一切发生之际,正值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现实似乎在印证着报告中的结论——2023年,受天气、气候及水相关危害影响,亚洲仍是世界上受灾最严重地区。洪水和风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高,而热浪的影响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我们不光看某一个地方的灾害,而是放在全球尺度,各地都在频繁出现各种极端天气事件,这反映了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频发和更强的事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海表每升高1℃,强对流事件发生次数提高20%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统计,我国今年以来已经出现了13次强对流过程。湖南、福建、广西、贵州、四川、广东等地灾害影响较重。

4月27日至今,江西南部和东部、福建西部、广西东北部、广东等地出现8-10级、局地11-12级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并伴有30-50mm/h,局地超60mm/h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27日午后,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增城区局地遭受龙卷袭击。

强对流天气是指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的天气现象,具有突发性、强度大、历时短、破坏性强的特点,包括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

而龙卷风的分布规律具有平原多于山地,沿海多于内陆的特点。在我国,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广东为龙卷风多发区。龙卷风主要在夏季和春季发生,其中7月份的发生频率最高,约占全年总频次的 1/3。由于常规的气象探测设备难以对龙卷风的发生发展进行准确监测和追踪。

“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热带海洋地区,海表温度每升高1℃,强对流事件的发生次数提高20%。因此,至少我们可以说,在热带海洋地区,气候变化和强风暴是有关联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者孙劭告诉澎湃新闻。

孙劭进一步解释道,当地球的气候系统发生变化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也会受到影响。气候变暖会增加地表蒸发和海洋蒸发,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这种增加的水汽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水汽供应,促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以改变大气环流模式,如增加温度梯度和变化的风场等。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气旋和锋面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近期发生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孙劭说。

报告结论“发人深省”:关键气变指标在加速

WMO最新发布的《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指出,亚洲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报告强调了全球地表温度上升、冰川后退和海平面上升等关键气候变化指标在加速,这将对亚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2023年,西北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在亚洲许多地区,海洋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海面温度的三倍。2023年亚洲年平均近地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从西伯利亚西部到中亚以及从中国东部到日本,均出现了特别高的平均温度。日本和哈萨克斯坦均出现了创纪录的温暖年份。

降水方面,2023年,图兰低地的大部分地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兴都库什山(阿富汗、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恒河周边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印度和孟加拉国)、若开山脉(缅甸)以及湄公河下游的降水量偏低。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干旱,2023年几乎每个月的降水量都偏低,而与印度夏季风相关的降雨量也低于平均值。

在亚洲高山地区观测的22个冰川中,有20个冰川显示出持续的质量损失。东喜马拉雅山以及天山大部分地区破纪录的高温和干燥条件加剧了大部分冰川的质量损失。在2022–2023年期间,天山东部的乌鲁木齐1号冰川出现了自1959年开始测量以来第二高的负质量平衡。

“报告的结论发人深省。2023年是亚洲许多国家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同时出现了一系列极端条件,从干旱和热浪到洪水和风暴等。气候变化加剧了此类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而最为重要的是影响着人类生活以及我们生存的环境。”WMO秘书长席勒斯特•绍罗说。

洪水造成最多伤亡,热浪的影响正加剧

根据紧急事件数据库的统计数据,2023年,亚洲发生的水文气象灾害中,80%以上是洪水和风暴事件。具体而言,2023年报告的事件中,洪水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远超其他原因。在印度、也门和巴基斯坦,洪水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事件,突显出亚洲对自然灾害事件,特别是对洪水的持续高度脆弱性。

2023年,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总计形成了17个命名的热带气旋。这个数量低于平均值,但仍对中国、日本、菲律宾和韩国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带来了破纪录的降雨量。

2023年5月14日,在北印度洋洋盆,极强气旋风暴“穆查”沿缅甸若开邦海岸登陆,造成了大范围破坏,报告有156人死亡。

由于台风的影响,中国香港天文台总部在去年9月7日记录下158.1毫米的一小时降雨量,这是自1884年开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越南的多个台站在10月份观测到了破纪录的日降雨量。

在2023年11月,大雨导致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生了洪水。也门同样出现了大雨,并导致大范围的洪水。

2023年8月和9月初,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遭受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灾害之一的灾难性洪水,大约40000公顷农村土地受灾。

2023年,亚洲许多地区继续发生了极端高温事件。日本经历了其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中国夏季发生了14次高温事件,约70%的国家气象台站超过了40℃,16个台站打破了其温度纪录。

在印度,去年4月和6月的强热浪导致了约110人中暑死亡。在4月和5月,严重且持续的热浪影响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西至孟加拉国和印度东部,北至中国南部,且温度打破纪录。

报告称,尽管洪水和风暴继续造成亚洲最多的伤亡和经济损失,但热浪对该地区的影响正变得更加严重。报告表示,亚洲国家迅速需要资金来调整经济并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害,亚洲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地遭受与气候相关的逆境,而没有足够的手段来应对可预见的灾害和气候变化日益恶化的影响。

上述WMO报告指出,去年以来亚洲各地极端事件发生的大气候背景是:2023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也是许多亚洲国家)最热的一年。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天气模式相结合,使太平洋变暖,导致气温升高。

孙劭认为,面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除了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外,还需要加强适应能力,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抗灾能力等。

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和气候模型的建设,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同时,还需要促进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根本上减缓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