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胡浩介绍,近年来,职业索赔案件的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据他介绍,2023年,上海接收到的职业索赔相关投诉高达24.6万起,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他还指出,在这些投诉者中,有将近8000人的年度投诉数量超过了10次,且这些行为越来越显现出团队协作和组织化的特点。胡浩分享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刘某在一年时间内,以“无证拍黄瓜”的问题为由,向1372家不同的餐饮企业索取了高额的赔偿。
“无证拍黄瓜”遭遇恶意索赔曾有多起例子。2023年,据媒体报道,湖南省株洲市的一对晏姓父子通过购买“拍黄瓜”等凉拌菜后,以商家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为由,频繁进行举报,要求商家高额赔偿。据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文件显示,这对父子从2020年至今举报了49次。
据了解,职业索赔是指一些人专门寻找商家在经营过程中的轻微违规行为,然后依据法律法规提出索赔要求,其目的往往在于获取赔偿金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维权。除了“无证拍黄瓜”,还有一些职业案例。2019年4月8日,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人民法院对购买“不符合相关标准或标识的商品”进行“恶意索赔”的案件作出判决,判决三名在案的被告人构成敲诈勒索罪【2019冀0803刑初23号】。
2019年4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利用“极限词”进行“恶意索赔”案作出判决,认为被告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要挟他人,强行索取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2019闽0802刑初204号】。
2019年8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也宣判了一起在电商平台上利用“极限词”进行“恶意索赔”的案件,而且将“恶意索赔”组织认定为恶势力予以严惩【2019浙0402刑初167号】。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