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喜乳盾,一个门店滞销单品,在即时零售平台,以仓店模式运营,两个月时间,卖出了全国所有连锁门店半年的销售量。”
精耕母婴行业多年,专注新渠道尤其是与本地生活相关的即时零售赛道研究的合肥博略咨询创始人、即时零售落地专家陈华萍,在“2024动销中国-浙江对接会启动仪式暨动销中国十周年启动仪式”上,“例”惊四座。
调研过程中,陈华萍注意到,面对如此喜人的成绩,实体门店却依旧不买账,视即时零售如洪水猛兽,认为此举动是将门店消费者向外界平台导流,视二者为对立面。
成交比到店率更重要
传统思维里,实体门店最在意的就是到店率。但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下,逛店的人越来越少。不少门店都对陈华萍表示,“一个店一天到下午4点就卖了200元,没人进店”。
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消费者是否到店,而是是否会成交。
滴滴刚出来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很抗拒。但现在人们出行几乎都是通过滴滴,很少有人在马路上拦出租车。消费者的变化,是所有人都无法改变的。消费者的时间已经不再大把分配给线下购物了,而是放在休闲娱乐上。
很多实体店老板认为,线下成本很高,房租、人……逃逸比例这么高,更不愿意将人导流到即时零售平台上。
但迈出这一步的实体店,几乎都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线上复购率可观。
新中高端用户,藏在即时零售里
实际上,即时零售是实体母婴门店接触互联网原住民的最好渠道,也是线下连锁门店与传统电商竞争的最好赛道。
即时零售一定是母婴店的确定性增长。
以药店为例,过去疫情三年,药店凭借即时零售销量增长30%。用户逐渐养成直接在美团等平台上买药,而非去线下门店购买的习惯。未来母婴店向即时零售靠拢后,也一定是这样的增长模式。
“快递的快,已经满足不了我的需求”,这是越来越多的00后提出来的口号。“所见即所得,所买即所得”,这是新的消费者对购物需求体验的新的要求。
线下门店导购,服务不了新一代消费者。二者在认知、学历及沟通方式上,无法匹配。这一部分消费者转而去线上消费。但他们同样是实体店应当抓住的重点人群。
即时零售用户中,女性占比67%,本科以上学历占比78%,中高收入人群占比71%,有68%的消费者在25-35岁。
统计显示,70%的母婴用户来自于S/A/B城市,S市场指上升的市场,比如浙江省内,杭州、温州是A类市,剩下的是B类市场。其中白领职业占了61%,购买力非常强。
即时零售的“便利化”属性
追求更“便利化”的消费习惯迁移让互联网零售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所有的商业逻辑都来自于消费者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远场,即传统的B2C电商,如淘宝、天猫,购买后可能两三天才能收到;
第二阶段是中场,比如京东提出的次日达;
第三阶段是即时零售,比如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饿了么。商品经过附近门店备货后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履约半径缩短至5公里之内,配送时间通常在一小时内。在即时零售板块,还可以开通到店自取功能。
即时零售是一种融合线上线下,高度满足消费者便利化、即时性需求的零售新业态。其与传统零售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线上流量反哺线下,扩大实体商家的服务范围。
购物中心的有效覆盖率是3公里以内,母婴门店单店覆盖率远不及此。但在即时零售平台上面,会有3公里圈、5公里圈、10公里圈以及全城圈。当然,全城送,通常有一定的门槛。
平台正在发力进场
2020年,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1500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超50%。以美团为例,美团闪购板块的即时零售年复合增长,超过50%。
即时零售板块的主要平台,美团用户量是7.8亿,覆盖2800个县区市;京东到家,注册用户8400万;饿了么,注册用户4.2亿。
2024年,京东和饿了么都分别向即时零售发力。
京东将原有平台上的流量导流京东到家,比如搜索飞鹤奶粉时,即时零售产品可能直接出现在搜索结果首页,获取京东本地流量。
饿了么则和淘宝88VIP会员打通,饿了么每个月给88VIP会员发20元券,只用于饿了么本地消费。
抖音也在积极进场,开通抖音小时购,但目前属于邀约制,未对所有商家开放。
一篇小文,难以尽述。今天是4月29日,中童研究院的院长高冬梅,将在《新视野》直播间,连线合肥博略咨询创始人、即时零售落地专家陈华萍,揭秘《母婴店的即时零售生意,到底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