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鲁迅形象宣传新品“烟腔乌龙”引争议后,新茶饮品牌乐乐茶还收到了鲁迅基金会的律师函。
4月29日下午,受鲁迅基金会委托,上海朱妙春律师事务所向乐乐茶所属公司上海茶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苏译林出版社发了律师函,要求其立刻停止不正当使用鲁迅肖像权的行为。
4月29日,负责本案的律师朱妙春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鲁迅基金会认为,乐乐茶和译林出版社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鲁迅肖像进行商业行为,既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是对鲁迅及其家属的不尊重。同时,对于乐乐茶使用鲁迅肖像宣传“烟腔乌龙”新品,疑似放大鲁迅“老烟腔”形象,被质疑是对鲁迅不尊重,朱妙春透露,鲁迅后人对此同样存有疑义。
同一时间,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了江苏译林出版社,对方表示,在此次联名中出版社参与的部分很少,将交由乐乐茶统一回应。乐乐茶相关负责人回复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稍后官方将统一回应,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据朱妙春透露,乐乐茶方面已经和其取得联系,对方愿意赔礼道歉,但是双方尚未就赔偿问题协商一致。
鲁迅基金会向乐乐茶发律师函
要求停止侵害鲁迅肖像权
南都湾财社此前曾报道,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乐乐茶联合译林出版社,推出了“烟腔乌龙”联名奶茶,致敬文学家鲁迅。除了杯身印有鲁迅手捧奶茶的肖像外,“烟腔乌龙”还配套推出印有鲁迅肖像的小册子、亚克力立牌、纸袋等,产品的宣传标语是“老烟腔,新青年”。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发帖
上海朱妙春律师事务认为,鲁迅家属作为鲁迅近亲属,依法享有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请求权,鲁迅文化基金会经鲁迅家属授权,享有处理鲁迅先生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及名誉权等在内的人格权事宜的权利。其次,“烟腔乌龙(乌木香)”相关联名产品以致敬鲁迅文学为由,核心系基于鲁迅手拿茶杯的肖像,并辅以鲁迅创作文章中的内容,指向性明确,一般公众无需任何迟疑,即可将联名产品与鲁迅先生进行关联。
上海朱妙春律师事务指出,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魁宝,乐乐茶与江苏译林出版社未经许可,擅白使用鲁迅肖像,其商业盈利目的及性质明确,并非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合理使用,已超出法律允许范围。而且,乐乐茶已经开始售卖“烟腔乌龙(乌木香)”联名产品,获利巨大。
上海朱妙春律师事务要求乐乐茶和江苏译林出版社立即停止侵害鲁迅肖像权的行为;在收到律师函后5日内,连续10日在相应的国家级媒体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进行相应的赔偿。
4月29日,负责本案的律师朱妙春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鲁迅基金会认为,乐乐茶和译林出版社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鲁迅肖像进行商业行为,既不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是对鲁迅及其家属的不尊重。同时,对于乐乐茶使用鲁迅肖像宣传“烟腔乌龙”新品,疑似放大鲁迅“老烟腔”形象,被质疑是对鲁迅不尊重,朱妙春透露,鲁迅后人对此同样存有疑义。
据朱妙春透露,乐乐茶方已经和其取得联系,对方愿意赔礼道歉,但是双方尚未就赔偿问题协商一致。
使用鲁迅肖像宣传新品“烟腔乌龙”引争议
乐乐茶此前已经下架相关周边
在被鲁迅基金会发送律师函之前,乐乐茶推出的“烟腔乌龙”就曾引起一些争议,“烟腔”一词被指是对鲁迅的不尊重。
根据媒体报道,沪语小说《弄堂》作者胡宝谈认为,“老烟枪”这个词在上海日常生活里有时具有一点贬义。乐乐茶用了鲁迅和他的形象,让人不免联想到“老烟枪”的意思,毕竟大家对他抽烟的印象太深了。“新青年”应该学习和继承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乐乐茶所说的“烟腔”。
4月28日,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乐乐茶官方小程序了解到,目前“烟腔乌龙”仍能正常购买,但是使用的杯子是乐乐茶普通款的杯子,而非印有鲁迅形象的杯子。
乐乐茶上海多家门店的店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多家门店印有鲁迅肖像“烟腔乌龙”的杯子和相关周边在前一天(27日)已经售罄,所有的门店现在都不再售卖印有鲁迅形象的杯子和周边,至于是否还会重新上架,“要等公司总部安排”。
4月28日,乐乐茶官方公众号4月23日的联名推文已经删除,其他官方渠道的宣传文案同样不见踪影。同一时间,乐乐茶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乐乐茶已经对相关文宣和周边做了下架处理。至于是否会重新上架,其表示,“关注我们后续官方动作,现在无法确定”。
乐乐茶于2016年在上海开下了首家门店,凭借“脏脏包”“脏脏茶”等爆款产品在年轻人中间走红。2022年12月底,乐乐茶与奈雪签署了投资协议,奈雪斥资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股份,成为乐乐茶的第一大股东,乐乐茶则成为奈雪的联营公司。2023年4月,乐乐茶宣布放开加盟,开店速度开始加快。截至4月2日,乐乐茶在全国拥有门店428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占比超过八成。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除了乐乐茶外,此前,多个茶饮品牌均与历史名人、文学家有过联名。就在2023年4月23日,同样是世界读书日,喜茶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名,推出了印有鲁迅、朱自清、胡适、林徽因形象的周边,而自去年以来,沪上阿姨在鲁迅故乡绍兴的门店,也推出了印有鲁迅形象的杯套。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