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普京赌赢了?国门沦陷一个月难收复,支持率却突然出现逆转

资讯 2024-09-29 09:37:29

随着俄乌冲突愈演愈烈,近期乌克兰军队发动了一次跨境突袭,占领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部分领土。

此举不仅破了二战以来80多年未遭外敌进犯的神话,还被视作是乌克兰试图对俄罗斯展开更广泛反击的象征,更是对普京政权的重大挑战。该事件令普京影响力受挫,硬汉形象遭到质疑。

执政20年普京收拾了不少苏联留下的烂摊子,但仍无法阻止俄罗斯衰弱。加之这个事件,很多人都认为普京会跌的很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危机持续一个多月后,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又从最低点73%增至76%,最终飙涨到了80%,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和逻辑?

据俄罗斯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数据,自库尔斯克危机爆发以来,俄民众对该事件的关注度大幅下降。在突袭的第一周,有39%的受访者关注该事件,但到9月下旬,这一比例已降至12%。

这种关注度的变化不仅未导致普京支持率的进一步滑坡,反而引发了支持率的逆转提升。普京似乎普京在这场赌注中再度赢得了胜利。那么,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普京的策略显然更加复杂和深思熟虑。他选择了避免从顿巴斯调动主力兵力,而是尽可能迅速地解决库尔斯克局势。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更大规模的军事资源再分配,也显示出他对俄罗斯民众心理的精准把握。

克里姆林宫过去两年的宣传工作也功不可没。自去年起,俄罗斯所有中小学每周都会开设“关于重要事情的谈话”课程,旨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这些措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民众的认知,使其逐渐适应战争的“新现实”。

其实,2024年被俄罗斯民众视为“成功”的一年,这种乐观情绪源于对政府稳健管控的信任。尽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有效的舆论引导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俄军反攻库尔斯克进展迟缓的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主动出击,前往美国寻求更多的国际支持。

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表示:“普京害怕库尔斯克行动,因为俄罗斯人会看到他无法保护自己的领土。”他的这番言论不仅是对普京的直接指责,也是一种巧妙的心理战术,意图激发俄罗斯民众的不满情绪。

库尔斯克事件本质上是一次比拼耐心与智慧的博弈。对乌克兰而言,这既是战术上的牵制,也是战略上的施压。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在8月初明确表示,此次行动旨在拖延俄军在乌东方向的进攻,而非真正占领库尔斯克。但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发现俄罗斯的相对虚弱,开始试图将其变为更大的战略筹码,希望西方能大量支援武器。

然而,西方国家对此却存有顾虑。虽然欧洲一些国家已经解除限制,但美国依然犹豫不决,担心触及俄罗斯的“红线”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这正是泽连斯基目前最核心的任务之一:说服美国打破戒备,全面支持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普京显然相信俄罗斯民众会更快适应这种“新的现实”。数据显示,他的支持率在库尔斯克危机爆发后迅速恢复。虽然战争带来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焦虑依然存在,但民众对生活的焦虑逐渐取代了对军事的焦虑。

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民众对普京展示出了惊人的包容。而信任并未动摇所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持率也从未降至极低水平。这种现象展示出俄罗斯社会对普京的深厚信任基础,以及他们对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高敏感度。

普京支持率回升的另一原因在于,随着俄军在顿巴斯方向的持续进攻取得成效,民众看到了政府在其他战场的胜利。东线捷尔任斯克、红军村等地的防线逐渐崩溃,乌军备受拖累。这些胜利为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使得库尔斯克的失守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从当前局势来看,尽管库尔斯克战事尚未完全结束,但俄罗斯民众已逐渐适应了这一“新现实”。普京的支持率逆转不仅昭示着他在政治博弈中的胜利,也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在长期冲突中的稳定性和韧性。

然而,乌克兰在国际上并未停止其努力。随着泽连斯基与西方国家的不断接触,未来是否会有更大规模的国际援助,将决定库尔斯克及整个俄乌冲突的走向。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