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已开启新一轮混合型强对流天气,今天(4月16日)白天至夜间是本轮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的鼎盛阶段。今天白天,南方多地出现历史罕见或破纪录的阵风。展望本周,今天这场强对流天气过程还只是个开始。
四川屏山、湖南长沙黄花、江西抚州东乡均打破当地最大阵风纪录
昨天开始到今天,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已陆续出现强降雨,部分地区小时雨量30毫米至60毫米、局地达80毫米以上;上述地区局地还出现11级及以上雷暴大风,部分站点阵风打破纪录或同期少见。
其中四川屏山、湖南长沙黄花均打破当地观测史最大阵风纪录。今天上午,江西抚州东乡天空黑暗,10时20分,当地出现了35.9米/秒(12级)罕见大风,风力之大堪比台风登陆,打破了其1小时前刚刚刷新的当地最大阵风观测纪录(30米/秒)。
12级大风是什么概念?在气象学上,10级大风叫“狂风”,风速在24.5-28.4米每秒,人在这个级别的风力下基本没办法保持站姿,风力甚至可以把树和房屋吹倒。12级的风叫“台风或飓风”,这种级别的风力陆地上十分少见。然而,这种少见的“台风级”陆地大风,江西4月份已经出现多次。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3月31日,江西南昌监测到闪电2783次,全市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站(58个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13个气象观测站风力突破历史纪录,最大风速出现在南昌县塘南红星,达到35.3米/秒,风力为12级,雷暴大风影响范围广,历史罕见。
18日起还有更强的降水和对流天气
据中国天气网分析,17日,高空槽快速东移,南方强降水及强对流天气将有所减弱南压,但降水及雷电天气仍将比较普遍,其中17日午后开始,贵州、广西一带低空对流条件再次转好,不稳定能量增大,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将成为较强降水集中地区。
18日,随着另一更加深厚的高空槽发展东移,广西、贵州至四川东部等地将会成为强降雨和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集中地区。此外,广东北部在暖湿气流北上及丘陵地形等因素影响下,也将有明显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需持续关注。
未来几天,需要重点关注18日开始的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因为有新一轮冷空气的参与,同时后期还可能有气旋生成,或激发更强的降水和对流天气。
18日夜间起,新一股冷空气从西北地区开始影响我国,由于暖湿气流强势北上,将先在北方带来一场降水,预计18日夜间至19日早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南部、陕西等地将迎来降水。
19日,冷空气快速向东向南推进,将在江南西部至黄淮地区上空形成切变,华北至南方将出现大范围降雨,尤其19日之后高空槽加深加厚、并可能伴有近地面气旋产生,同时暖湿气流显著加强,江南、华南中北部的降雨和强对流的强度都会比较大。20日随着冷空气南下,降雨将收缩到长江以南。
受到冷空气和降雨影响,19日、20日北方和南方大部地区也将陆续出现降温,前期明显偏暖的情况将有所改变,尤其黄淮至南方部分地区气温将暂时转为常年明显偏低状态,如郑州、杭州、长沙、福州等地,最高气温过程降幅都可能接近或超过10℃。
总体来看,今后7天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频繁,需要注意防范农田渍涝、城市内涝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南方已进入强对流多发季,出门前多关注预报、预警
根据气象统计,从每年2月开始,我国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会自南向北发生;4月以后,北方也开始出现强对流天气。目前正是我国强对流天气多发季。
截至4月2日,今年共发生5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2月19日第一次发生强对流天气过程,为近5年来第二早。目前来看,今年强对流天气发生偏早、偏多。
回顾近年来我国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今年3月30日晚至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遭遇极端雷暴大风天气,已致4人死亡、10余人受伤。2020年,我国强对流天气频次高、局地极端性强,山东5月连续遭受三轮风雹灾害影响,造成青岛、淄博、烟台等13市86.7万人受灾,小麦和处于盛果期的苹果、樱桃等作物受灾近1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39亿元。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在这种强对流多发的季节,“出门前多看天气预报,最好装个能短临预警的天气APP。”强对流天气来得急、变化快、难预报,因此提前一天看天气预报已经不足以应对,这种天气的特点使得越临近的预报越精准,因此最好出门前看一眼最新预报。
当大风发生时,尽量在室内躲避,进入抗风能力较强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减少室外活动。当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尽量不要开车。必须外出时,通过积水路段应确认安全后再通过。要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当雷暴发生时,应当进入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物躲避,远离危险电源等。
刮大风时,为了避免“狭管效应”,公众应该尽量避开走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以防突然加强的气流伤人;强对流来袭时,一定要关闭所有门窗,千万不要开窗,尤其是住在高层且有落地窗的,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加固防护措施;不要靠近门窗,以防门窗被风吹倒而砸伤。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