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高原鼠兔数量已经达到了12亿,居然还有人说这是好事,这些人就是把我们的草原都毁掉的罪魁祸首,高原鼠兔已经成为草原的破坏者,不应该再继续扩大!”
一名草原生态专家在参加电视节目的时候爆出了这样的言论,让无数人非常吃惊,因为此前大众一直都以为高原鼠兔是草原生态的讨好者,却不曾想过它们会成为罪魁祸首。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专家说高原鼠兔“泛滥成灾”,却又有另外一些人认为高原鼠兔是草原的“好邻居”呢?
一、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原鼠兔是生活在中国高寒草原地区的一种小型食草类哺乳动物,和普通的野鼠不同,高原鼠兔的个头会更显得“粗壮”,同时它的四肢会更长一些,走起路来反而略有种“摇摇晃晃”的感觉,人们在一开始观察它的时候还以为它是一种松鼠,但后来科学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后才发现原来这种动物就是高原鼠兔。
中国的高寒草原地区的面积一直都非常广阔,高原鼠兔也有这种环境中应有的数量,不过它们却因为过去人们对这里进行了过度破坏,这导致了它们的数量开始不断减少,成为了受到保护的动物。
在很久以前,当时人们对高寒草原地区进行了数十年的过度放牧,这导致了草原上的植被不再丰富,同时许多鼠类动物也因此遭到了大量的猎杀,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了高原鼠兔的数量大量减少。
但是随后在我国推出了“退牧还草”等政策措施后,高寒草原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这让高原鼠兔的数量得以快速恢复,并且开始不断地猛增。
有研究人员统计过了中国高原鼠兔数量,发现目前它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2亿只,有些人开始担心高原鼠兔的数量越来越多后,会对草原造成威胁,因为高原鼠兔都是以草根等为食的,数量大增是很容易让草原上的植被吃光的。
而没有植被的草原是很容易出现退化的,所以有些人开始呼吁保护高原鼠兔的同时,也要对它们的数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不让它们继续“泛滥成灾”。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这种言论表示不解,因为在过去几年对高寒草原的调查中发现,高原鼠兔对草原生态系统有诸多积极影响,甚至是帮了大忙的“功臣”。
二、泛滥与更迭。
高原鼠兔能够在高寒草原地区生活,并且在这种地区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的原因。
因为高寒草原地区在地势方面高低起伏的地方比较多,因此在经过数十万年的进化过中,高原鼠兔就逐渐养成了喜欢挖洞建巢的习性,这样可以使它们在挖洞后可以躲避刮起的大风或许是寒潮等天气恶劣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避免让它们成为食肉动物的猎物,可以说为它们存活在高寒草原地区的环境中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居住场所”。
同时,挖洞还会帮助高原鼠兔避免冬天的严寒,使它们可以进入地下的洞穴中进行冬眠,以度过漫长的冬季,同时还可以避免身上的水分在寒冷的天气中结冰,导致它们感冒被冻死。
同时,高原鼠兔作为食肉动物的食物,也为食肉动物们提供了一定的食物来源,可以说是“兔子为啥这么多,都是给老虎练牙的。”
这也是高原鼠兔对草原生态系统有助益的一个方面,尽管它们在数量上比食肉动物要多很多很多,但是食肉动物在觅食的时候,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体力和精力寻找,而且还不一定就能成功抓到,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食肉动物们都需要克服饥饿来进行觅食。
如果没有高原鼠兔这部分苍白的“小肉”提供给它们,食肉动物很容易就会饿死,这就从根本上断了食肉动物们的“繁衍线”,而“破坏靶心”高原鼠兔的繁衍能力又非常之强,所以食肉动物们最基本的“生存压力”就来自于高原鼠兔。
另外,高原鼠兔还有一项草原生态中比较有效的“功绩”。
在挖洞过程中,它们往往会将地中的土壤往四处甩,这些地中的泥土在风中会随风飘扬,最终落在附近的地面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泥土沾染在草地上,为土地进行“施肥”,这就显而易见的提高了草原上牧草的生长质量和数量,同时还为其他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因此可以看出,高原鼠兔在生态平衡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单纯的“损害”了草原植被,而是有很多方面都对草原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影响。
另外,高原鼠兔的数量增长的问题,其实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增长了就会对草原造成威胁”的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依存。
生态平衡是一个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并不是指一个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生物就是最好的状态,而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生物数量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来自于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不尽相同,无任何一种物种可以代替另外一种,每一种都不可或缺。
而且许多时候,这些物种之间还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连接,如果其中的一个链环断了,那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发生问题。
因此,单纯从高原鼠兔的数量这一个角度来讨论它们是不是对草原生态系统有益,是非常片面的一种观点。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有其自身的存在和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它进行代入到另外一个环境中去,再进行判断,一切都要综合考虑。
正如同一些人一提到“熊猫”这个词语的时候,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画面往往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但实际在脆弱的黑白外表下,大熊猫们所承担的责任要远远不止“讨人喜欢”这一方面,它们作为一种植物性食肉类动物,如果大熊猫数量也继续增长下去的话,那么整个竹林生态系统都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因为竹林的资源都会被大熊猫吃光,而大熊猫的生存也随之会受到威胁。
因此,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植物性食肉类动物,大熊猫的数量不能够无限制地增长,而是需要维持在一个更加平衡的状态。
同样地,高原鼠兔也是需要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数量上,它们的数量过多也不仅仅会危害到草原,而且它们自己的生存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