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海洋云仓作业。
“蓝色循环”新模式下,海洋废弃物经处理变为一支笔,扫描笔上二维码可查看其加工过程。
一块废旧塑料“漂洋过海”,在浙江台州收集后,转运到湖州安吉变成再生海粒子,再经广东肇庆制作成一支笔。扫描这支笔身上带有的“蓝色联盟出品”字样的二维码,这支笔的加工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消费者眼前。不仅如此,上面还记录了该签字笔内含的海洋塑料约5克、减少0.25个塑料瓶的产生,减少超6克碳排放。除签字笔外,还有冲锋衣、围巾、手机壳等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他们都有专属的二维码“身份证”。
这是来自浙江台州探索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式收集超过1.32万吨海洋废弃物,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废弃物处理项目。昨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蓝色循环”项目名列其中。此前其还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这个项目是政府企业公众在环保事业中的典型范例,形成了社会多元主体共治、后端市场驱动前端产业发展的创新治理格局。
“蓝色循环”项目如何运作?如何实现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合力治理与共赢?南都记者专访“蓝色循环”项目负责人、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洪燕。
谈回收产业
精细分类形成高端产业链 可实现自动密闭化污染处理
南都:实行“蓝色循环”项目运作后,回收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洪燕:最初,整个回收产业相对较低端,2014年相关部门开始参与行业整治。整治之前,低端回收前端分类不精,导致纯度不高,每一批料性能不稳定,清洗要求也较低。我记得当时企业里到处都是塑料,都是灰。收回来的塑料倒在地上,到处都是污水。
产业回收高端化后完全不一样,企业会进行精细分类,保证高清洁度,配备专门的实验室,对调配出的塑料性能进行检测。形成高端产业链后,自动化密闭化程度高,减少了废气污染,污水过滤内循环也节省了水资源。之前满地塑料污水的境况也转变成现在自动密闭化设备处理,“蓝色循环”项目让整个产业得到了很大提升。
另外,企业把回收的海塑卖给头部企业后,头部企业也愿意使用回收海塑来体现品牌的社会责任,获得更好的美誉度。还有一条道路是改进塑料再生粒子,提升它的性能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有一些用于垃圾桶制造的塑料,通过性能改进运用到发动机上,价格也有所提升。未来我们也期待有第三条、第四条路,甚至更多。
谈合作优势
企业主导、政府引领 投入更专业资源使项目利益最大化
南都:“蓝色循环”项目是一个多方合作的生态环保项目案例。这种多方合作有哪些优势?
洪燕:这个项目给了我们一个新理念。原先政府大包大揽的情况比较多,现在有这样一个方式,让企业来主导,政府可以从财政或者人力腾出精力,主要做引领工作。政府的环保部门不会特别考虑经济效益,经济部门也不会特别研究环境保护,但企业会把这一系列相关的内容串联考虑,投入更专业的资源来研究如何使得环保项目利益最大化,也会引入更多国际化的信息和标准。这套内容可以和我们本身的环卫体系进行一个互补融合,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方式。
南都:在环保产业中,政府主要承担哪些工作,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洪燕:政府可以邀请权威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另外,统筹利用政府各部门资源。比如管理岸滩的农水部门、管理环卫的综合执法部门等,把对岸滩的视频监控和闸坝的设计网络都纳入到“蓝色循环”的项目中,把需求融合对接。此外,我们也会开放给企业相关数据,比如船舶等信息,用于企业进行相关论证和数据追溯。在产业引领方面,我们椒江区提供一块地,让企业区做高质的陆地或海洋塑料的利用。
我们现在也想把整个“蓝色循环”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工作。目前正在制定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希望未来能够制定出地方标准,逐步把整个产业提上日程。
南都:标准化的制定也是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标准制定的进展如何?
洪燕:前期的企业调研已经完成,框架也已经梳理出来了,但是标准具体内容还需跟企业一一对接,比如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等。对接后会进行编写和试用,最后是发布。标准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比如海塑的收集再生过程、后期的论证过程,也就是怎样能被认定为是海塑,都会有详细的规定。
这是国内首创性的标准,可以给大家以参考。比如海塑的认定问题,距离海岸线多少米算海塑?收集过程中有哪些环节要做到?我们标准化之后,不管是用视频监控的方式,还是用颗粒的技术,大家就能够达成一个新的共识了。
治理方面而言,我觉得最大的助力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利润可观的时候,企业愿意配合整治,但利润很低的时候大家很难达成一致,这是我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下来的一个感触。政府想办法让企业有钱赚,我们对企业有信心的同时,也给企业一个平台去助力目标实现,企业自己也要去钻研,发展与保护才能并行推进。
谈公众意识
公众自发参与、环保意识提升 下一步将回收深海垃圾
南都:“蓝色循环”项目实行以来,有不少公众参与到海洋滩涂垃圾捡拾中。如何组织动员公众参与?
洪燕:我们没有体系化的组织公众参与,大部分参与形式是个人或者小公司组织。有一些再生企业会雇佣工人来回收废弃塑料,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比如今天做了多长时间工,就可以到老板这里记账。还有一部分是有拾塑料瓶习惯的老人,他们了解到“小蓝之家”收价更高,自然就会送到这里。最后沿海的一些环卫工人也会参与,他们有固定的工作区间,比如这段3公里海岸线捡到的可回收物他们也会送过来。公众参与不一定要以固定的形式进行,大家了解到相关的标准规定,认为自己力所能及,那么有共同利益的事情大家是愿意来做的。
南都:运用了“蓝色循环”模式之后,你觉得它给当地带来了什么?
洪燕:最重要的是公众理念的转变、意识的提升。以前渔民觉得海那么大,有些东西扔下去也没关系,但是现在随着“蓝色循环”项目的推进,他知道这些东西是要带回来的。
政府也会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比如评定信用等级,关乎差别化政策。对于做得比较好的个人,我们也有一些绿色信贷的支持。这样他会意识到原来环保对我是有好处的。另外,渔业产品的经济效益提升也会让大家意识到这是件好事。
南都:接下来我们会重点考虑哪些方面?
洪燕:海洋垃圾的存量非常大,塑料瓶属于小体量的,最大量的是捕鱼或养殖渔业使用的渔网,装鱼的塑料盆、浮球等都是塑料制品。而且渔业生产是一直伴随垃圾产生的,这部分我们会随时回收。
另外,海洋垃圾是分深海和趋海两种,我们所说的OBP(微塑料、夹层塑料和大塑料)就是来源于趋海海洋垃圾,位于海岸50公里以内。回收深海垃圾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但深海打捞的投入比较大,经济效益也相对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除了塑料之外,其实木头、泡沫这些也都可以利用,比如做成生物质燃料。但我们目前还没走出一条比较好的产业链,末端没有高级的出路会导致前端收集比较困难。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玮 实习生 谢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