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发生多起工人集体宿舍内财物被盗事件。海口市公安局桂林洋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将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作为打击重点,精准发力,近日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一名,破案40余起,以实实在在的打击成效,提升群众安全感。
嫌疑人符某指认现场。(警方供图)
案发:工人集体宿舍内 财物不翼而飞
“警察同志,我手机和钱包在宿舍丢了,钱包里面有现金和一些证件,我是外地来打工的,丢了钱等于我白干了一个月。”今年年初,外来务工人员阿鸽(化名)到派出所报案,称早上起床发现手机、钱包等财物丢失了。
阿鸽告诉民警,自己从外地来海口,这些钱是自己每天起早贪黑、辛苦搬砖赚的,一家老小就指着他的打工费生活。
民警在走访调查时发现,桂林洋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不少村庄处于拆迁或正在拆迁的状态,很多工人选择租住在附近村庄的民房里,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
“我们走访发现,盗窃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漏洞,进入工人集体宿舍内进行盗窃。工人表示宿舍内已发生多起财物丢失情况。”桂林洋派出所民警苏运锋介绍。
了解情况后,桂林洋派出所立即在案发频率较高的地区增加警力,重点巡逻和排查蹲守。
线索:使用受害人手机
嫌疑人露出马脚
在调查走访后,民警大致掌握了一些信息。
“我们通过掌握的信息发现,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极强,每次作案都会穿外套,戴帽子、口罩、手套,让人无法看清其样貌。”苏运锋介绍,由于嫌疑人处于“全副武装”,使得侦办工作一度陷入被动的状态。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嫌疑人疯狂流窜于各个村庄,时不时就做一次案,但均未能找到其行踪。
就在民警以为侦查工作陷入瓶颈时,嫌疑人却露出了马脚。原来,嫌疑人将一部偷来的手机据为己有,在街上使用时正巧被手机主人阿龙(化名)发现了。
“我当时看见那个人使用的手机,和我被偷的那个手机很像,但是我不敢确定,于是就留了个心眼,把这个人拍了下来。”阿龙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给民警,并将拍下来的线索提供给民警。
通过阿龙提供的线索,加上后续调查,民警分析研判确定阿龙拍的男子就是系列盗窃案件的嫌疑人。
围绕这一线索,民警开始了“地毯式”清查。但由于该地外来务工人员信息复杂,排查工作较为困难。
办案民警深知,必须尽快将这个藏在人群的“黑手”抓住。
在连日的清查后,一名符姓男子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根据符某房东的描述,符某没有工作,但时常夜晚外出,虽然平日游手好闲,却出手阔绰,其身材样貌与警方推测的嫌疑人长相十分相似。经过调查比对,民警确认了符某就是连环盗窃案的嫌疑人。
收网:疯狂作案40余起
“怪盗”终落网
经民警核查,符某有过多次盗窃前科,其弟弟也因盗窃罪入狱。
就在办案民警准备抓捕时,符某突然消失了,租住的房内人去楼空。民警联系了符某的家人及朋友,大家都表示符某行踪不定,联系不上他。
“符某去了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只要他出现,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就会有人看到,因此我们发动辖区居民、商铺店主、小摊贩等,留意符某行踪,征集线索。”苏运锋说。
果然,没过多久,民警就收到了群众提供的线索。某零售商店店主告诉民警,商店附近出现了一个“怪人”。在该店主的口中,这个“怪人”不爱说话,在大热天依然穿得很严实,时常东张西望,却不敢正眼看人,看着很反常。
这条关键线索犹如“及时雨”。民警顺藤摸瓜,终于发现这名“怪人”就是符某。原来,符某经常驾驶一辆新能源汽车在一家银行旁的店铺对盗窃来的手机等财物进行销赃。
最终,民警根据符某驾驶的车辆信息,在一家租车公司处进一步确定了其身份及行踪。
4月10日8时许,符某驾驶车辆从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返回儋州市时被警方锁定,在符某将车辆停在某酒店门前时,办案民警与儋州警方配合,将其一举抓获,现场查获手机2部、作案工具和3400元现金。
经审讯,符某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据符某供述,因平时好赌,导致生意经营不善,加之自己无一技之长,无固定工作,家中亦无法给予经济帮助,便干起来钱快的“老本行”。他曾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某企业上班,发现附近有些住户晚上睡觉不锁门,有的房屋没有窗户,这便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工人们喜欢睡前共用一个插排为手机充电,只要看好时机下手,一次就能偷到多部手机。”据符某交代,他对防范不严的待拆迁区多次踩点,通过观察附近居民回家时间来入室盗窃,他身体轻盈灵活,翻墙入户轻而易举。
据警方介绍,符某多次入室盗窃,作案40余起,非法获利5万多元,获利的赃款已被其挥霍一空。
目前,符某已被依法执行逮捕,涉嫌收购盗窃赃物的向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法治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