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子衿
仅125秒银行卡就被复制!广州警方公布一起新型信用卡盗刷案
拿到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仅用125秒,就可以“凭空”复制出他的信用卡。广州警方最近公布的一起信用卡盗刷案,揭开集“重制、盗刷、销赃”为一体的新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内幕,警示了针对芯片信用卡的新风险。
“你好,我卡的芯片坏了,可以帮我补发一张吗?”
“请问预留手机号还在用吗?地址要改吗?请输入卡片的服务密码……感谢您配合。我给您重新寄张新卡过来。”
这是广州一家银行的客服电话录音。这通2分05秒的电话,竟牵扯出一宗跨多省份的新型信用卡盗刷大案。
2023年的一天,该银行向公安机关反映,银行客服短时间内突然接到大量要求重制信用卡的申请,情况异常。这些人打来电话,自称是该行客户,要求重制信用卡并修改信用卡邮寄地址。银行通过查验持卡人身份证号码和电话服务密码完成身份核实,按客户要求制作新卡。
“这些人收到新卡后,通过手机再次致电客服,验证卡片交易密码并激活,然后在外地大额刷卡购买黄金等。现已发现有6个客户的信用卡被盗刷,金额约61万元。”该行工作人员说。
这是涉案人员刷卡买黄金时的监控截图。(广州市公安局供图)
广州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经查,该团伙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间,共对7家商业银行的900余张信用卡展开攻击,成功补办信用卡500余张,成功激活并盗刷230余张,涉案金额1100万元。
该局经侦支队办案民警说,受害者受损金额少则1万元,多则10万元。
经过侦查,广州警方在海南、福建、江西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打掉一个集“重制、盗刷、销赃”为一体的新型信用卡诈骗团伙。
本案警示针对芯片信用卡的新风险。办案民警表示,该团伙作案手法新颖,通过三招绕开了信用卡的安全防线。
1、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充当“破关弹药”。
2、信号屏蔽、短信轰炸、呼叫转移三管齐下,防止卡主察觉。
3、领卡、盗刷、套现由不同的人分开操作,互不相识,通过虚拟币完成分赃。
今年4月,该案被公安部和中国银联银行卡安全合作委员会评为2023年“打击涉银行卡犯罪精品案例”。目前,检察机关已以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对涉案嫌疑人批捕起诉。(来源:新华社)
在奈雪买到过期一天的蛋糕?门店回应:是员工贴错标签
6月9日,一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其于当日下午通过外卖平台在奈雪深圳一家门店购买了一杯饮品和一份蛋糕,收到商品后却发现,蛋糕已经在前一日过期。
消费者购买的蛋糕为茉莉初雪蛋糕卷,蛋糕卷的标签显示,该蛋糕于6月8日22:52开始制作,食用的最佳日期为6月8日23:59前。
针对此事,6月10日,奈雪涉事门店工作人员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这款蛋糕没有过期,门店员工错把原料解冻效期当成食用保质期贴在了产品上。
该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歉意,并进一步解释称,奈雪总部于6月8日变更了效期规则并于当天执行,门店员工在6月8日晚上解冻了原料,6月9日早上才开始制作这款蛋糕,但是错将解冻标签贴在了产品,“我们全部面包和蛋糕都是早上现做现卖的,如有需要可以提供监控”。(来源:南都·湾财社)
张小泉回复深交所问询:拍蒜断刀事件致净利润连续大幅下滑
近日,张小泉发布关于对深交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其中,张小泉针对业绩连续两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实控人被执行和限高、募投项目持续亏损,以及各类业绩情况等问题作出答复。
从数据方面来看,张小泉2021年至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73.28万元、4150.75万元、2511.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6.38万元、3536.15万元、2026.66万元。另外,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38.6%降至2023年的35.58%,期间费用从2021年的1.91亿元涨至2.467亿元。
对于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大幅下滑的现象,张小泉解释称,2022年相较于2021年的大幅下滑主要系外部环境和品牌舆情影响,从而导致2022年第三、四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环比下降,并且市场推广费和品牌宣传费投入增加,销售费用相应上升;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阳江张小泉智能制造项目”自2021年末开始陆续转固,折旧费用大幅上升,产能释放爬坡过程中,固定成本未能被有效摊薄,产品毛利率下降,管理费用上升。(来源:南都·湾财社)
95后“天才少女”再获5.8亿元融资,所创企业估值超30亿元
最近,由95后“天才少女”郭文景创办的AI视频生成创业公司Pika Labs在其官网宣布,公司日前已经完成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Spark Capital领投,Greycroft、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以及Jared Leto参投。此轮融资后,Pika总融资额已达1.35亿美元,估值将超过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来源:红星新闻)
华为辟谣曾有意投资柔宇
6月10日下午,华为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我们注意到网络上出现有关“华为提出投资柔宇科技”的言论。此属误传。实际情况是:华为未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提出投资要求。
6月10日早间,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的一个朋友圈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其中提及华为在柔宇科技初创时期,曾有意投资。
据媒体报道,6月9日深夜,刘姝威在微信中贴出了自己在参加一场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闭门会议上的发言摘要。在她贴出的发言摘要中透露了不少关于柔宇科技最后走向破产的细节。
“刘自鸿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在于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了投资失败。”
在发言中,刘姝威谈及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时直言不讳:“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刘姝威还透露,在柔宇科技初创时期,华为曾提出投资柔宇科技,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但是柔宇科技拒绝了华为的投资。因为刘自鸿希望像三星公司一样,独立完成所有产品的开发,独立制造所有产品。
2012年,不到30岁的刘自鸿与两名斯坦福校友共同创立了柔宇科技。仅两年后,因发布厚度只有0.01毫米的全球最薄柔性显示屏,柔宇科技一夜间名声大噪,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知名的独角兽企业,估值一度超过500亿元,此后更是接连闯关纳斯达克和科创板,但均折戟沉沙,而今更是走向破产重整。
6月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该院已于2024年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为柔宇科技管理人。(来源: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
35岁唐尚珺第16次参加高考:今年发挥一般
6月10日,广西2024年高考结束后,35岁的唐尚珺发视频称,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今年发挥一般。”他称,6月9日考试结束后,和原来教过他的老师一起吃饭。
他计划回老家陪伴母亲并等待高考成绩公布。
唐尚珺因纪录片《高十》走进公众视野,复读期间曾拿到上海交大等名校录取通知书。
2023年唐尚珺第15次高考594分,但遗憾未能被理想院校录取,2024年是他第16次参加高考。(来源:新京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