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一位留守小学生因没钱买午餐哭着打电话给父亲要1块钱的视频引发热议。网友激动地说,国家如果将花在留学生身上的600亿美金给自己的孩子吃饭,应该就不会再有孩子会饿肚子了。
我国成为发达国家已经是被公知、专家乐于接受的事实了。商务部原副部长建议,还要拿出600亿美金来引进10万非洲留学生!这一数据远超欧美真正的发达国家。
就在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为午餐没钱吃饭饿肚子哭泣!您为什么看不到?您为什么听不到?
坚决不让缅甸的一个孩子上不起学!坚决要让非洲学生来中国接受超国民待遇!说出这些霸气话做出那些蛮横事的人,心不会痛吗?
湖南,一名留守儿童哭着给自己的爸爸打电话,因为奶奶只给了他一元钱午餐费,他根本买不到一元钱以下的食品。他躲在楼道里,痛哭流涕地向父亲求助:还要一块钱,才能吃上饭。
看不得这样的视频,看不得孩子委屈得涕泪俱下的面容,也看不得这个在中国不属于个别的留守儿童吃不上饭的事实。
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在全国的农村很多,一般都是父母都出去打工 ,一年也回不来两次。
留守儿童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要为每天吃饭发愁,还要苦恼如何跟父母要钱交书杂费。留守儿童不可能报兴趣班,游泳、打乒乓球、打跆拳道,他们连想都没想过,因为可能连手机都无法缴费,跟父母的联系时时中断。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会对那个充满凄凉记忆的家和家乡饱含感激之情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在硅谷工作的华人:“他们宁可在这里平庸,也不愿回国高光。”
近年来,我们国内高校或者留学海外的高素质人才,不少人毕业后都选择了在海外工作,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才?
日本“高端外国人才”有66%来自中国,印度第二才6%,韩国第三4%,占比相差也太远了。
中国高端人才流失美国占比也非常大。自2006年开始,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数量每年几乎成倍增长。美国博士学位的授予量也在大幅增加,前三名依次为中国、印度和韩国。
很多博士毕业生并没有回国,数据显示79.4%都留在美国工作生活。
不禁要问了,美日为何能够吸引这么多中国高端人才?仅仅是待遇问题吗?中国发展也不错,为何对于他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就是上不去呢?
有人说,中国需要的不是人才,是人精。但是这是有片面的、窄狭的认识,归根结底,应该从感情上来反思: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倾注感情是认真的、细致的吗?
人有感情,付出和奉献都是双向的,不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
我希望我纳的税都用在这些穷孩子身上,让他们能吃饱饭穿暖身子,并且许诺,如果以后他留学不回来了,也不骂他是汉奸。